《根特祭坛画》
作为15世纪尼德兰美术的标志,乃是凡 • 艾克兄弟的《根特祭坛画》。这幅出现在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巨制,具有一种里程碑的意义。
《根特祭坛画》是应根特市长约多库斯·威德于1415年向凡•艾克兄弟订制教堂屏风画进行创作的。胡伯特·凡·艾克 (1370-1426)与其弟扬 •凡• 艾克(1385/90-1441)从这一年开始合作,直到1426年哥哥胡伯特·凡·艾克去世,由其弟一人画至1432年完成,历时18年,可谓宏篇巨作。祭坛画全部完成后,共有20个画面,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一件教堂艺术作品,善男信女都想走进根特市圣巴伏教堂一睹为快。它是尼德兰民间传统的细密画之集大成者。
根特祭坛画,乃置放在教堂圣坛的前面,形似屏风,其实比屏风还大,木板组成,由内外共20个画面构成一种折叠式画障。这套组画在平时,由于祭坛两翼合拢着,只能看到它的外侧,外侧的画分为上中下3层。上层画的是预告耶稣降生的男女先知共4个,分隔在屏风的弧形顶部。中间一层画着传统题材《受胎告知》,在这一层,空间比较宽敞,报知喜报的天使与满怀激情的马利亚,被分别安排在4幅的两端。可以看出这两位画家在造型写实能力上的造诣,这也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。